準備買房前,偶爾會有朋友問小代書房屋貸款利率怎麼計算?是固定的利率嗎?每月還的到底是本金多還是利息多?哪種還款方式會比較好呢?這次小代書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房貸的小知識吧!
在決定買房貸款前,先了解以下3點:
還款計畫是「本息攤還」還是「本金攤還」?
那什麼是「本息攤還」呢?所謂的「本息攤還」,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月還款金額固定(本金+利息=固定金額),雖然每一期償還的本金加上利息金額都一樣,但是比例並不盡相同。本息攤還前期主要是償還利息,所以前期還的本金相對較少(銀行要賺錢呀);但到了後期利息愈還愈多的情況下,償還本金的比例會漸漸提高。而因為每期還款金額固定,對於還款現金流的預算與計畫較容易掌握,目前銀行房貸還款方式大多也是這個方式。
而「本金攤還」則是每期償還本金的固定,再加計每期要負擔的利息後,就是該期要繳納的金額,所以每期的還款金額並不固定。貸款前期因為貸款餘額大,每個月要繳的房貸金額負擔會較高(因爲貸款餘額較多),但隨著本金愈還愈多的情況,貸款餘額會逐漸下降,進而每一期利息的金額也會逐漸下降,導致每期的還款總額會逐漸遞減。而因為一開始就固定償還本金,總利息支出會相對本息攤還方式的利息較少~但相對的要考慮好現金流是否負擔的起前期較高的還款金額。
貸款利率是「固定利率」還是「機動利率」?
由於銀行定存利率,會隨著央行的決策影響而變動,同時也影響著銀行房貸利率浮動,若房貸選擇固定利率,在貸款期間房貸利率並不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而影響,然而當定存利率降低時,原有房貸利率也無法享受因定存利率降低而調降的好處;相對的若選擇機動利率,便要承擔因大環境升息而帶來房貸利率升高的風險。
而實務上,銀行通常會採固定利率和機動利率同時存在,申貸房屋貸款時要留意契約內容⚠️比如:當固定利率計算期間結束時,剩下的期間會採何種方式計算利率?會採用「機動利率」計算,或是繼續依「固定利率」或其他方式計算?或是契約是否有限制如綁約幾年內無法轉貸🈲️、是否有提前清償違約金等限制,審閱時也要多加留意。
房貸總費用年百分率(APR)是多少呢?
所謂APR簡單來說,就是將申辦貸款的所有成本加總後,經過公式計算得出貸款期間,每年得還總費用多少比例的錢,例如:多階段利率、手續費、帳務管理費、開辦費等通通加入計算,更簡單的說就是貸款方案的「總成本利率」。
為什麼要看APR是多少呢?其實很簡單,想想我們看到貸款的廣告時,是不是時常都會有廣告宣稱貸款超低 X%起,但實際上可能手續費非常之高,或是只有前幾期超低利率,接下來都是較高的利率😈所以銀行的廣告僅供參考,還是要實際試算後才會更準確,加上若光看每個月的月付金或優惠利率,會不清楚真正的支出,因此衡量總費用年百分率(APR)的高低,是最能用來判斷實際的放款利率和成本高低,幫助我們用更客觀的角度評估各項房貸的支出。
而總費用年百分率與利率、手續費最相關,因利率會因個人的條件有所不同,雖然每個貸款產品都有提供試算範例,但銀行提供的試算範例不一定就是你預備的情況,所以小代書再撰寫這篇文章時,也幫大家們做完功課,為大家整理了「房貸試算大禮包🎁」
內含:
本息攤還月付金試算工具
房屋總價需要準備多少自備款試算表
本金攤還vs本息攤還利息試算表
想買房子,準備開始計畫,卻不知道自備款到底要存到多少才能買到自己心目中的房子嗎?或是看到總價不知道怎麼規劃要存多少自備款呢?這個表格超方便!馬上算現在的自備款,與粗估每月房貸資金,買得起多少總價的房子。
擬定大略的每月可用資金,將總價減掉自備款後就是預計貸款的金額,考量的利率變動,利用工具細算包含房貸金額/期間、寬限期長度、相關費用等的總費用年百分率(APR),就可以得出貸款期間每月房貸的應繳金額啦,等實際貸款時,有計畫的尋找合適的銀行或是將需求告知仲介與代書,擬定還款計畫就是這麼簡單!
試算完,若可負擔的金額游刃有餘,想知道本金攤還跟本息攤還的利息差別的話,一樣套入表格算起來。
注意事項:
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以及預留緊急預備金,建議每月總還款金額不超過月收入 三分之一,才能確保每月準時還款並且生活不受影響。另外,若考慮是否使用寬限期,建議直接輸入寬限期長度,並謹慎評估房貸每月還款金額是否在自己能負擔的範圍呦。